成都市温江区光华实验中学校第六届“光华杯”课例展评活动于4月7日-10日举办,本次活动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通过AI技术赋能教学创新,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优质平台。学校文综教研组精心准备,积极参与,通过道德与法治、地理、历史三个学科的精品课例展示,呈现了一场信息技术与学科素养深度融合的教学盛宴。
道德与法治
4月7日,道德与法治教师唐志扬带来《保护人身权》课例展示。课堂以递进式议题设计贯穿全程,通过“男孩阻止欺凌反被告”的真实案例导入,结合电影片段分析生命权、健康权等法律概念。创新设置“帮不帮”课堂辩论与模拟法庭环节,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律师、法官等身份,在AI大法官的智能评价辅助下,实现了法律知识的实践转化。刘绒雨老师在课后陈述中指出,通过四轮磨课优化,AI技术已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尤其在情境构建与评价反馈环节成效显著。戴校长特别赞赏本堂课将校园热点问题与法律知识有机结合,借助影视素材和AI技术,使抽象法理具象化的做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法治素养。
地理
在4月8日的地理学科展示中,唐培老师以《欧洲西部》为课例,运用AI合成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双重视角探究畜牧业发展规律。课堂通过实时数据可视化呈现学习成果,教学目标达成度显著提升。地理组李玲玲老师从课标解读到AI赋能的四个维度进行课后陈述;温江区地理教研员黄秋雨老师充分肯定教学设计对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在构建地理思维模型、打造“生长课堂”方面具有示范意义。
历史
4月10日,历史教师朱华浠呈现《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繁荣》课例,以《清明上河图》数字长卷赏析贯穿教学全程。通过AI数课报告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结合醍摩豆互动系统开展问题链探究,学生借助拍照上传、古今对话等技术手段,多角度解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脉络。温江区历史教研员肖婷婷老师高度评价该课实现的三大突破:一是以数字技术活化史料实证,二是通过智能评价系统落实“做中学”理念,三是创新构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双主教学模式,在核心素养培养上形成可复制经验。
本届“光华杯”课例展评活动充分展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文综教研组通过AI数课分析、智能评价系统等技术手段,构建起“情境-问题-探究-反馈”的完整教学闭环。活动不仅检验了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更通过跨学科研讨形成了“技术赋能、课标引领、素养落地”的共识,为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鲜活范例。正如戴校长总结所言,这种以真实问题为导向、技术赋能为支撑、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研模式,正在重塑光华实验中学的教育生态。(张红)
成都市温江区光华实验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