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线

热线:028-85056429 通讯员QQ群:197538807
投稿邮箱: 2629731537@qq.com

玉林附小学科实训研讨活动顺利开展

来源: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  作者:李林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9-12-11

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研究,构建人文主题与语文能力交融的雅趣语文课堂,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12月10日,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玉林附小)在低小部举行了以“构建人文主题与语文能力交融的雅趣语文课堂”为主题的学科实训研讨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成都市教育科学院语文研究院罗良建老师,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凌乾川校长、桂海波副校长,区内各校语文教师代表以及玉林附小全体语文教师。xmn四川教育在线

此次活动由专题汇报——课例展示——教师说课——专家点评四个环节组成。首先是来自名师工作室的肖俊老师就学校关于“雅趣课程”研究情况进行了专题汇报。报告中,肖俊老师着重分享了由学校语文教研组提出的课内诵读指导、课外阅读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三向联动”模式,同时也对在统编教材编写理念下如何实现人文主题与语文能力双线交融,构建雅趣语文课堂,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提出了玉附人的思考,为接下来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xmn四川教育在线

接着,由学校名师工作室任红英和程旭霞两位老师带来了两节作文教学课例展示。xmn四川教育在线

xmn四川教育在线

xmn四川教育在线

xmn四川教育在线

xmn四川教育在线

xmn四川教育在线

xmn四川教育在线

xmn四川教育在线

第一节示范课是程旭霞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第7单元的单元作文教学《写信》。程旭霞老师以电视节目“见字如面”导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过程中,以邱文周先生写给女儿的信为教学资源,教会学生抓住书信“字里行间都是爱”的特点,并围绕“写什么”“怎么写”两个问题进行方法指导,及时进行现场习作练习和讲评。xmn四川教育在线

xmn四川教育在线

xmn四川教育在线

xmn四川教育在线

xmn四川教育在线

xmn四川教育在线

xmn四川教育在线

谁说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情深时xmn四川教育在线

在讲评过程中,程旭霞老师又根据“格式规范、情感真挚、语言得体”三个特点一一讲评。孩子们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充分体现了书信“见字如面,纸短情长”的特点,也让与会的老师重温了书信这一传统形式所带来的温度与感动。xmn四川教育在线

xmn四川教育在线

xmn四川教育在线

xmn四川教育在线

xmn四川教育在线

xmn四川教育在线

第二节示范课是由任红英老师与六五班孩子共同带来的第七单元《月光曲》片段仿写。课堂上,任红英老师聚焦语文能力培养,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整合《月光曲》第九自然段和《二泉映月》《中华民族最强音》《琵琶行》三篇雅文,引导孩子们听音乐、说想象、谈感受。然后鼓励孩子们运用所学方法去感受体会《苗岭的早晨》《病中吟》《春节序曲》三首雅曲,孩子们在音乐声中,时而欢快活泼、时而低沉哀转。最后在孩子们听、说、读、思的基础上,实现情动而辞发,实现言语与精神的同构共生。xmn四川教育在线

课后,吴涛华老师分享了她的观课感受。在分享中,吴涛华老师结合两节课例分析了两位老师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雅”和“趣”。一是通过选择“雅”的载体,深入研究挖掘文本文化内涵,整合教学资源。二是通过创设“趣”的情境来揭示“雅”的秘妙,进而实现语文教学人文主题与语文能力协同发展,言语与情感同构共生的目标。xmn四川教育在线

xmn四川教育在线

最后,来自成都市教科院的罗良建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对于此次活动的开展罗良建老师基于了高度的评价,他表示此次活动标志着学校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进入了新阶段,他指出学校所研究的“雅趣语文课堂”是建立在人文主题与语文能力相互交融的基础之上,是与统编教材的使用相契合的,这是一项具有生命力的研究,这样的主张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的智慧发展和精神发展。xmn四川教育在线

对于两节示范课,罗良建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他指出第一节课的设计巧妙而富有创意,前导与后导相互呼应,第二节课让他陶醉其中,罗良建老师表示这是一堂值得学习却难以模仿的课。在总结中,罗良建老师关于习作教学的建议,给了参会的老师们带来了许多启发。xmn四川教育在线

活动虽已结束,但思考与探索仍在继续。教材在变,但教师的初心不变。在践行统编教材的道路上,每一个玉附人都将一如既往地学习、提升、发展。李林xmn四川教育在线

玉林附小,语文课堂
责任编辑:田媛  由四川教育在线网整理发布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22〕3363-03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广告联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