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线

热线:028-85056429 通讯员QQ群:197538807
投稿邮箱: 2629731537@qq.com

成都市桂林小学:“耕”植传统文化 “拓”宽国际视野

来源:成都市桂林小学  作者:魏雅莉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0-12-07

成都市桂林小学的办学理念为“耕读为乐,诗礼成人”。学校的特色课程发展目标和教育国际化的大环境相得益彰;耕植传统文化,桂林小学作为客家田园式校园将世代传承的传统细心呵护;拓宽国际视野,立足国际浪潮的时代大环境,桂林小学不断创新,纳入多国先进教学理念,近年来形成了“多元开放”的教育特色,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渗透西方文化教育,中西文化在各学科中融合,让学生“在交际中感受文化”,拓宽视野。客家文化来自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原,继承了“耕读传家”的社会传统,并在长期的迁徙演变和融合发展后,形成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耕读传家、崇文重教”便是客家优秀文化传统之一。客家人历来以兴学为乐,以耕读为本,以知识为荣。“耕读为乐”是对这种传统文化做符合实际的继承和发扬。它是眷注生命的教育,是以激发儿童原始生命力为前提的教育,首先它是追求一种自然的、朴实的、纯真的、快乐的价值观。其次,“耕读”是理论学习和实践创新的有机结合,并在实践中检验和成长。是一种符合校情的可持续发展观。evq四川教育在线

evq四川教育在线

在这个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学校课程实际,学校将“中西文化对比”作为国际理解教育主题课程,积极建构“西方节日文化与中国节气文化对比”双师融合课程,“耕”植传统文化,“拓”宽国际视野,希望通过课程将学生培养成“思源、守则、崇文、谋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新一代,这是时代进步的需求,也是人类文化进步的需求。evq四川教育在线

学校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国际化隐性课程(环境浸润课程),营造国际理解教育氛围, 扩大传统文化与国际视野教育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展板、文化墙等,图文并茂地营造国际理解教育氛围。同时,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建设、校园广播的作用,巧妙地渗透国际理解教育,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伟大,接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敬畏生命的熏陶。evq四川教育在线

evq四川教育在线

evq四川教育在线

此外,学校还积极构建丰富多彩的显性课程。evq四川教育在线

主题教育课程——立足文化对比。以“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与中国节气文化对比双师融合课程共建研究”为主题,开拓学生国际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借助中国清明节vs西方万圣节、中国中秋节vs西方感恩节、中国春节vs西方圣诞节等特殊节日开展传统文化与国际视野教育专题活动;通过学习节日节气相关谚语、诗词、故事,欣赏影片、音乐、节气文化活动展演等,依托线上+线下双师共建课堂模式,在感受中国传统节气文化习俗和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的基础上,体验中西方不同节日的文化内涵。以国际视野促文化自信,照亮学生的精神底色。evq四川教育在线

evq四川教育在线

evq四川教育在线

学科渗透课程——有机融合延伸。丰富传统文化与国际视野教育的内容体系,将传统文化与国际视野教育最大化,且有机地渗透到其他课程的教育教学内容中去,充分挖掘语文、英语、科学、音乐、美术等课程中传统文化与西方教育文化契合因素。evq四川教育在线

强化学科渗透课程研究,突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以各学科教材体系为主线,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渗透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国际理解教育的有关知识。evq四川教育在线

多措并举,依托英语学科课程,渗透国际视野下的传统文化与国际视野教育。通过中英文歌曲比赛,英语绘本情景剧表演,中西方传统节日小报制作比赛,班级文化建设中西文化角评比等,开展丰富多样的中西方文化视野学习。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生活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耕植传统文化,拓宽国际视野。evq四川教育在线

德育活动课程——多元拓展体验。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扩展国际视野下传统文化与国际视野教育的实施途径。突出“传承天府文化”研学系列课程与传统文化艺术节活动课程特色,加深认识与思考,引发学生将固有知识内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evq四川教育在线

眷注生命的课程旨趣、富含活性的课程图谱、展现生活场景的课程画卷,回归生命本原,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样态,把课堂变成通往缤纷世界的窗口,让课程成为开启生命密码的钥匙。课程规划虽不易,但桂林小学师生在思考,在行动,在努力,相信有一天,他们终将会在桂林小学这片生命田园,这间客家书院里,“耕读为乐,诗礼成人”。(魏雅莉)evq四川教育在线

成都市桂林小学,耕植传统文化,拓宽国际视野
责任编辑:管理员  由四川教育在线网整理发布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22〕3363-03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广告联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