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线

热线:028-85056429 通讯员QQ群:197538807
投稿邮箱: 2629731537@qq.com

泡小西区教学改革成果应用主题研讨会(语文专场)如期举行

来源: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  作者:赖波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1-04-29

4月25日、27日上午,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以下简称:泡小西区)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暨“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小学生学习力的培养”教学改革成果应用研讨系列活动(语文专场)继数学专场后,如期举行。在两个半天的活动中,语文学科各年级组分别以课题引领+课例展示的形式,展现了学校语文学科长期以来的研究与实践。13N四川教育在线

活动邀请到青羊区教育督学张化冰女士,成都市教科院资源数据中心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罗良建老师,青羊区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黎红老师,青羊区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刘文虎老师做点评专家;也迎来了来自区内各友好学校、广安实验学校、成德眉资教育联盟成员校眉山一小的教育同仁现场观摩。同时,利用网络听评课系统面向成都市第四联盟简城一小共同体多所学校、泡小都江堰校区、汉源九襄集团校、阆中南池小学、富顺东湖小学、平昌二小等多所学校教师在线直播。13N四川教育在线

13N四川教育在线

13N四川教育在线

一年级齐腾腾老师呈现的《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对于狗熊发布的四次通知,引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并推断其通知能否成功,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信息进行推断,补白狗熊与老虎的对话,从情节进入思维探究与情感共鸣,实现阅读活动转为心智活动的进阶,促学生阅读力的培养。13N四川教育在线

13N四川教育在线

刘娟老师进行了题为《搭建探究式合作学习模式 借助数字化促阅读力形成》的小专题汇报,确定以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的模式,为语文要素的落地搭建支架,并分享了年级组几种深度参与课堂的探究式合作学习途径。13N四川教育在线

13N四川教育在线

二年级周芳芳老师在《中国美食》一节课中,创设了独具匠心的情境,搭建了有趣而丰富的支架。以“成都作为大运会主办城市,准备一桌丰富美食”为情境,为孩子们创设各种角色如“报菜员”“美食推荐官”,营造身临其境的参与体验。周老师紧扣本单元的识字目标,巧用了归类识字法,联系生活识字等方法,促进学生巧识生字,化枯燥的识字课为一场趣味盎然的“美食课”。而在推荐美食环节中,学生也领略到传统美食身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3N四川教育在线

13N四川教育在线

陈雅婷老师以《构建自主学习课堂、培养小学生学习力》为题,对小学低段识字教学和混合式环境下提升学习力的相关研究进行汇报。课堂基于学情分析,以学定教,通过任务式学习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导-研-共-拓”自主学习课堂结构,在低段识字教学中逐步落实语文素养、提升学生学习力。13N四川教育在线

13N四川教育在线

三年级王兰老师执教《肥皂泡》一课,课前,王老师给孩子们发布微课《肥皂泡的小秘密》帮助孩子进行知识储备。课中,借助互动题板引导孩子梳理吹肥皂泡的过程并表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理解“五色的浮光、轻清透明、光丽”等难懂的词进而理解难懂的句子;王老师更注重以问促读,以问引读,以思伴读,让孩子们在朗读中去感受无穷的想象,将朗读与文本巧妙融合,入情入境,童趣满满。课后,进行延伸阅读推荐——《我的童年》,拓宽孩子的阅读视野,继续感受童真童趣。13N四川教育在线

13N四川教育在线

寿柳丹老师以《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多种方法落实语文要素》为题进行小专题汇报。从课堂入手,结合课标要求,细致阐述了三年级语文组在混合式环境下基于文本内容,深入探究学习方法,利用多种方法落实每单元的语文要素。13N四川教育在线

13N四川教育在线

四年级李栓栓老师呈现的《猫》一课,是一篇小朋友都喜欢的描写动物的文章,贴近生活,亲切自然。李老师通过学生课前的思维导图回顾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13N四川教育在线

13N四川教育在线

陈丹老师进行题为《立足培养学习力 多维联动搭支架》的小专题汇报,确定以核心问题培养学习力的模式,探究混合式学习方式中学生学习力的生成,教师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力培养的助推者。将课前、课中、课后进行融合,助推学生的学习力。13N四川教育在线

13N四川教育在线

五年级陈静老师执教《红楼春趣》一课,课堂情节明快清晰。说题目,说人物,说大观园,说红楼梦层层深入,点面结合,既立足了课本的研读,又延展了文本的宽度,大量信息,多形式的展现,引导学生感受红楼大观,进而激发学生读红楼梦的兴趣。13N四川教育在线

13N四川教育在线

随后,五年级教研组长许丹老师进行了说课,以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直面学生的学习实情,重视学生的生成方式三个维度对单元整合以及“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和落实进行汇报。致力于引导学生把学习变成一件有成就感、有乐趣的生活体验和生命历程。13N四川教育在线

13N四川教育在线

六年级闫柳老师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群文阅读的角度进行整合、创新,呈现了《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课。13N四川教育在线

13N四川教育在线

罗贝老师的小课题汇报,以课为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翔实生动地展示了六年级语文组以古诗词纵横对比研究为点,立足于课标,紧扣语文核心素养,结合教材编排意识,关注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意识的培养和提升,促进学生在预习中初步感知,在课堂中体会感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学习的能力的完整学习思维过程。13N四川教育在线

13N四川教育在线

在专家点评环节,罗良建老师结合6节课例分别从学习力的形成、学习方式转变两个角度对活动进行点评,罗老师用形象生动的U型图示为老师们阐释了语文学习的发生。同时,罗老师谈到混合式学习实现了以下转变:变讲授式为参与式,变讲授式为体验式,变讲授式为分享式。13N四川教育在线

13N四川教育在线

刘文虎老师指出,25日上午三节课老师们都切实地践行了学校搭建混合式学习环境,以生为本,促进学习力培养的教学主张。搭建巧妙的学习阶梯,勾联课内外内容,贴近儿童心理发展、生活体验,让阅读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发生。13N四川教育在线

13N四川教育在线

黎红老师认为,从27日上午三节课可以看出学校在长期的智慧课堂研究过程中,将学习的空间与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课堂上引导孩子在情境中体验,让朗读的课堂变为发现的课堂,将识字的课堂变为学生知识体系结构化的课堂、文化渗透的课堂。同时,教师特别关注作业分层,以作业超市的形式践行减负提质精神。13N四川教育在线

13N四川教育在线

张化冰督学则从学生的积极参与,班主任老师的课堂常规管理角度肯定了学校在睡眠、手机、作业、教辅、体质五项管理所建立的联动机制与效益,由课堂提质抓住“减负提质”的关键环节。为学生身心健康,学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未来可期。13N四川教育在线

13N四川教育在线

在本次研讨活动过程中,各学科组均形成了一人上课,全员、全程参与的教研模式,为教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相信在“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研究过程中,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与专家的引领下,学校将迎来进一步的发展。(赖波)13N四川教育在线

泡小西区,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语文专场
责任编辑:管理员  由四川教育在线网整理发布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22〕3363-03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广告联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