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陶行知先生“劳动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与实践能力,近日,成都东部新区草池幼儿园(老园区)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开展了“小小劳动者,体会大不同”系列劳动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知劳动价值,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快乐。
童言童语探劳动,认知先行筑根基
活动以“劳动我来谈”拉开序幕,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劳动的意义”,并通过“劳动大调查”鼓励孩子们观察身边的劳动场景。孩子们用图画、符号记录“妈妈做饭”“工人修路”“老师擦黑板”等劳动画面,在探索中初步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内涵,萌发对劳动者的尊重。
认识工具知用途,画笔绘出劳动美
在“劳动我来知”环节,孩子们通过观察、收集生活中的劳动工具,用绘画形式呈现工具的形态,并在互动中学习其使用方法。“扫帚要像握小树苗一样双手拿”“抹布对折才能擦干净桌子”——稚趣的讨论中,劳动知识与生活经验悄然联结,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工具画,更成为孩子们理解劳动的“启蒙图谱”。
分龄实践展身手,劳动场上显担当
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分层任务,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劳动中找到角色。
小班:自理小先锋,独立意识初养成
中班:班级小主人,集体责任共守护
大班:清洁小卫士,团队协作展风采
家园携手共育人,劳动习惯成日常
在“劳动我来秀”环节中,幼儿园联动家长,鼓励幼儿在家参与洗碗、扫地、叠衣服等家务劳动。家长们通过照片、视频记录孩子的劳动瞬间:有的踮脚擦桌子,有的认真搓洗小鞋子,有的将书包整理得整整齐齐……这些镜头不仅定格了成长,更让劳动教育从园所延伸到家庭,形成“生活即课堂”的共育氛围。
此次活动通过“谈、知、行、绘、秀”五大板块,构建了“认知—体验—创造—延伸”的劳动教育闭环。孩子们在分类整理中学会秩序,在合作劳动中懂得分担,在服务他人中感受快乐。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劳动不仅是技能的锻炼,更是情感的培育、人格的塑造。
未来,草池幼儿园将继续深耕劳动教育,让“劳动最光荣”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让勤劳美德伴随成长,成为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李林 通讯员 徐佳慧)
草池幼儿园,劳动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