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双流区“新三名”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名园长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2025年4月29日,成都市双流区名园长郑建梅工作室第十一次研修活动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诺博幼儿园圆满举行。工作室全体学员及双流区多所幼儿园园长齐聚一堂,以“政策学习、实践分享、交流研讨”为主线,共探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四月是大自然展开的诗笺,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在认真书写生命的奇迹,集团派驻生物城负责人朱海燕园长代表幼儿园全体师幼对郑建梅园长一行人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朱园长着重指出,此次研修活动不仅能够为产业园区的教育事业注入蓬勃活力,还将为幼儿园的长远发展开拓全新视野,对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创新发展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政策领航,明晰方向
学员杜晓兰《以“读书五策”为尺,解专业标准之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题进行了分享。她从著述背景了解、内容精读、实践叩问、阅读拓展、反思创作五个步骤,深入分析《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颁布背景、颁布的必要性以及其功能和特点,并强调了由于幼儿年龄小,《标准》对于幼儿园老师的师德和专业态度要求是更高的。同时她围绕着基本理念“幼儿为本”分享自己的疑惑与解答,表示幼儿为本是以人为本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是幼儿教育最本质的内涵,一是尊重孩子的权利,二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的规律。
专题分享,赋能实践
学员罗丹梦带来专题分享《幼儿园教师分层培养的“双引擎”模式——以师徒结对与读书会为抓手的路径探索》,她从贯彻“兴国必先强师”战略,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分享了园所教师分层画像、双向选择的师徒结对与成果共享、自由阅读到主题深耕、分层读书会等的构建思考以及实践开展。她提出,运用园所文化浸润下的师徒结对和读书会这条路径,能够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发学员们对园所教师队伍发展的思考。
环境参观,拓界求真
随后,工作室成员在园所老师带领下参观了园所环境,开启沉浸式环境探索之旅,园所设计彰显着“环境即课程”的教育理念,自然生态区绿意葱茏,创游区域中奇趣盎然,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空间布局,勾勒出“5馆6区2园”的立体教育场域,为幼儿的多元学习、深入探索提供了有力支撑。班级教室年龄特点分明、风格多样,每一处角落都留存着幼儿学习成长的鲜活印记,学员们边走边交流,在观摩中汲取环境和教育美美与共的创新思路。
共读共研,碰撞火花
学员杨雪、李颜江围绕《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第47条,分别以“破‘双唯’之困,让教育回归本真”、“从实践出发,以人以温暖”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学员杨雪表示,47条指标下其现实情况存在三重矛盾:学习评价量化与教育实践、短期政绩观与教师长效性、教师职业认同危机感。她说到基于幼儿园的激励机制梳理方向和目标,并以此点明评价的起点和核心方向的想法,分享了将师幼互动等纳入核心指标、设计创新奖、记录教师日常保教行为实际措施。
学员李颜江多层面分析了第47条指标内容,从国家发展角度强调了其重要价值,从正确激励导向、突出科研方向、终极目标梳理其内在逻辑,接着他分享了构建教育生态教师激励的举措,即荣誉具象化、嵌入式专业支持、增加生活惊喜分享,为有贡献的老师量身定制荣誉明确导向。
众议研务,导师引航
全体学员聚焦资料收集、汇报材料撰写、成果梳理、课题申报筹备等工作的进度展开研讨,在分享与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室近期需重点突破的关键任务,敲定了后续活动安排,为工作室的高效运作与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导师郑建梅对本次研修活动进行了总结,她高度肯定了学员们积极研讨的态度与进展,并结合多年深耕学前教育领域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积淀,针对工作室后续省级课题申报工作进行了系统性、前瞻性的指导,为提升课题申报质量与研究效能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此次研修活动,既是一次政策理论的深度学习,也是一场教师队伍建设实践的经验共享。未来,名园长郑建梅工作室将继续深耕学前教育领域,以“示范引领、协同共进”为路径,凝聚智慧力量,赋能教师成长,为推动双流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续写新篇!(翁玉华 通讯员 陈雪玲 张奇琪)
天府国际生物城诺博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共话学前教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