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武侯区教科院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中学共同承办的“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生物学系列培训活动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中学千秀校区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成都市特级教师、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生物教研员郑达钊老师主持,成都市各学校的高中生物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课前自信三分钟演讲
北二外成都附中任思颖老师课例展示《种群的数量特征》
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的生物学教研组长胡斌老师带来专题讲座《发展科学思维能力的课堂优化策略》。胡老师以概念构建、问题解决、实验探究和模型建构四个维度为基点,以任思颖老师课堂案例及武侯区各学校优秀课堂案例为模板,深度分析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路径,强调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基于生物学事实、证据以及材料分析逐步形成科学思维培养。
武侯高级中学胡斌老师分享《发展科学思维能力的课堂优化策略》
西北中学吴念洋老师对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第1-4章给出教学分析及教学建议
最后,成都市教科院生物教研员郑达钊老师进行了课例点评与活动总结。郑老师对本次活动的充分准备和参会老师的认真倾听表示了充分肯定,对任老师的课例示范、胡老师及吴老师的专题讲座进行了高度评价。
成都市特级教师、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生物教研员郑达钊老师进行课例点评和活动总结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研活动中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值得大家去摸索、去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碰撞将会迸发出课堂教学的美丽火花!(赖波 通讯员 刘羽鑫)
北二外成都附中,聚焦科学思维,赋能“三新”课堂